《乞巧》教学反思

时间:2023-03-18 20:55:26
《乞巧》教学反思

《乞巧》教学反思

身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学,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课堂经验,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学反思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乞巧》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乞巧》教学反思 篇1

《乞巧》这首诗是围绕民间传说故事《牛郎织女》来写的,主要写了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天上牛郎织女在鹊桥上喜相会,而人间的少女忙乞巧的热闹场面。

根据教学要求,我把“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设为重点;把“理解诗句意思”设为难点。为了攻克这个难点,我在课前向学生印发了《牛郎织女》的故事,以便在课堂通过讲故事来理解诗意。但在课前没有指导学生如何去讲这个故事,以至在课堂上学生不知如何去讲,不敢举手。讲起来也比较冗长,耗时过多,影响了后面的教学,使整节课的侧重点偏向讲故事这一环节,有些本末倒置了。

在生字教学时,安排了“抄写古诗”一环。本意在于记住生字的同时,也为后面的背诵古诗打下基础。但效果不是很好。记住生字可安排写生字,抄写整首诗要的时间太多,影响其他环节的时间安排。背诵古诗可以在指导学生充分朗读的基础上来进行背诵。

就整节课而言,学生的朗读和老师的指导朗读都是不够的,到最后还有学生读不出诗的节奏,这对于古诗教学来说,也是一个比较大的缺陷。

针对以上出现的问题,我们准备作出以下调整:1、做好课前准备,指导学生如何简要地讲故事。2、在教学过程中加以指导朗读,留充分的时间给学生练习朗 ……此处隐藏16958个字……乞巧》一诗时,从网上下载了许多古时女子对月穿针向织女乞取智巧的相关图片,让学生说说看到这些画面之后的感觉和想法,从而从直观上感受古时人们对七夕节的重视以及对幸福生活的渴望与追求。

在教学中,学生通过诗句不能知道用五彩线穿九孔针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场景,所以,为了更好的阅读古诗,理解古诗,我补充了吟诵古诗《乞巧》的朗读视频,在视频中有朗诵的示范,有对月穿针的场景,这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使品读层层递进,让学生和作者的心灵得到碰撞。借画面补充,尊重学生的自主体验,渗透古诗学法,诗画互为补充,在体验感悟、入境动情的吟诵中感受汉语言的魅力。

  《乞巧》教学反思 篇14

昨天我和学生一起学习了29课《古诗两首》,感觉自己做的比较好的地方有以下几个地方。

1、课前,我适当准备一些作者介绍或诗作的赏析资料,在学生理解诗的大意时,相机介绍。然后引导学生先读读“资料袋”中的内容,对乞巧节有大致的了解。

2、课文中要求会认4个生字,我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学生互相交流后,我重点提示,“乞”与熟字“气”的区别,“烛”是翘舌音不要读错。在教学会写的字有8个,我引导学生注意难写易错的字,如“乞”不要多写一横,“晓”右上部不要多写一点,“霄”上下部分在田字格中的比例要适当。

3、理解诗歌的大意是体会诗中丰富想象的前提。课文后面提供的注释,能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可引导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借助注释,自己试着理解诗歌的意思,教师不要串讲诗句。

4、要重视学习伙伴的提示,注意拓展延伸。课后小伙伴吐了一个泡泡:“我要去再收集一些民间故事”,不要求学生在学习本课时完成,它要贯穿到全组的课文学习始终,为语文园地“口语交际”的学习做准备。

《《乞巧》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