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教学反思

时间:2023-03-20 13:20:02
《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教学反思12篇

《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教学反思12篇

身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通过教学反思能很快的发现自己的讲课缺点,那么问题来了,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教学反思1

“同学们,1934年10月至1935年10月,红军开始了举世瞩目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今天我们学的这个故事就是——”正当我伴着深沉的音乐边向学生娓娓动听地讲述故事,边板书课题:彭德怀和大黑骡子,一位学生突然站起来说:“崔老师,您把课题写错了。这篇文章的题目是《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而您把‘他的’两字漏掉了!”教室一阵哗然,许多学生也都“是呀”、“对呀”地附和着。

我仔细一看,真的!由于我一时疏忽,竟犯了一个教师不该犯的错误。面对评判他人的意识不断增强的五年级学生,我是不露声色地迅速添上漏掉的两个字,还是维护师道尊严,自我辩白呢?我略一思索,突然灵机一动,真诚地对那位学生说:“我真佩服你的细心和勇气!谢谢你给我指出错误,更要感谢你打开了我的思路。我的脑中突然冒出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咱们不妨来讨论一下:你们觉得添上这两个字后,与先前的课题有什么不同呢?”说着,我便用红笔在“大黑骡子”前,郑重其事地添上两个大大的字——“他的”。

短暂的沉默后,学生开始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

“加上这两个字后, ……此处隐藏10734个字……问:同学们,力量来自哪里?问了几个学生,都说来自于吃了大黑骡子的肉。几乎没有学生说出来自于彭德怀军团长对战士的关爱,战士为有了这样的好首长而激动,浑身充满了力量。

课讲到这儿,我的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从始至终,我都充满了***,并且尽力用语言的描述来感染学生,可学生表现出来的还是木然和不理解。我实在不知道问题出在哪儿?去年我也讲过这一课,当时我感觉效果还是比较好。同样的课,不同的学生,出现两种不同的课堂教学效果。问题出在哪儿呢?

到了第三节评课的时间,安科长一语道破其中的玄机,让我茅塞顿开:点抓得太多,就会出现处处兼顾,处处难顾的局面。仔细想想,确实是这样,我应该着重抓住一点,然后想办法引领学生从彭德怀的动作、神态、心理方面去体会,从而走进彭德怀的心里去,我想那样效果会好得多。

语文课确实也够复杂,但能把语文课上得简单也确实不易。这须要我们静下心来,既要吃透教材,还得了解学生。

教师要想“吃透”教材,就必须多读教材,甚至做到背诵教材。在熟读的基础上,教师还要从整体入手,加强前后知识点之间的沟通,用联系、发展的观点来分析教材。内容为什么这样设计?教材为什么这样编排?结论为什么这样导出?还要想一想: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的知识基础是什么?它对后续学习起到什么作用等等。

新课标中也强调:教学应以学生为本,让不同的学生在课堂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教师在设计课堂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接受状况。如果教师无论针对什么基础的学生,都使用相同的教案来上课,肯定是不行的。一个优秀的教师还能预设到课堂上可能出现的问题,然后针对出现的问题,运用教学技巧,迅速把学生拉上正规。

语文教学,想说爱你不容易!今后还须多学习,多思考!

《《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教学反思12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